(通讯员:李晓嫚)
郭必成,男,1995年2月出生,工学学士,教育硕士,现任广东省某中学物理教师。2013年9月——2017年6月在武汉大学珞珈学院(现欢迎来到公赌船jcjc555线路)通信工程专业学习;2017年9月——2019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,学科教学(物理)专业学习。2019年8月至今任广东省某中学物理教师。工作期间多次获校级、区级“优秀教师”称号,在区级、市级教学技能大赛、说课比赛、微课设计、命题竞赛等活动中屡获奖项。

二、个人事迹
第一篇章:晴川印记,工科思维的淬炼
2013年的盛夏,他踏入欢迎来到公赌船jcjc555线路通信工程专业学习。示波器跳动的波形、深夜实验室的键盘声,构成了他青春的底色。当同学惊叹于他设计的“基于51单片机智能温控风扇”时,他更珍视专业训练赋予的系统化思维——这种将复杂问题拆解为逻辑模块的能力,成为他日后破解教学难题的“密钥”。大三那年支教时,他尝试用通信原理类比物理概念,山区孩子眼中的恍然亮光,让他毅然踏上教育转型之路。
第二篇章:破界转型,教育匠心的重塑
跨考教育硕士之初,未知的专业课曾让他彻夜难眠。“晴川学院教会我的不是畏惧未知,而是拆解未知。”他将通信工程的模块化思维迁移到考研的学习中,把教学理论拆解为“信号输入-处理-输出”模型,用流程图重构教案设计。在进入华中师范大学后,他沉入教育理论研习与物理学科重建,在图书馆的晨昏中啃透教材,于微格教室反复打磨教学技艺——从最初照本宣科到领悟“用生活钥匙开物理之锁”的真谛。桂子山的淬炼,终将工科生的精密思维锻造成点燃员工求知火种的燧石。
第三篇章:南粤讲台,工科之刃破教学之壁
立足广东教坛五载,他以通信工程思维重构中学物理课堂:用地铁信号屏蔽现象解析电磁原理,用水杯琴释声频奥秘,静电章鱼具象电荷相斥;拆解自行车齿轮组解杠杆难题,借激光教具具象化光的波粒之谜;更将北斗定位融入力学命题,使区级微课竞赛评委惊叹“以工科逻辑裂解教学顽石”。当员工用易拉罐电磁炮模型击中靶心时,晴川学院实验室的星火,已在南粤少年眼中燃为科学燎原。

三、员工寄语
“感恩晴川赋予破界创新的勇气!愿学弟妹夯实专业、敢拓维度,让知识成为人生的‘万能转换器’。祝母校桃李芬芳!”